蔡于岑
從大學到研究所實習,從學生成為諮商心理師,「找督導」一直是我在諮商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持及資源。經歷幾任督導的陪伴與引導,並在目前遇到了在專業上支撐我前進,同時敦促我學習的督導,真的難能可貴。回頭想來,我認為是每一段督導的經驗,豐富了我對專業發展的想像及目標,才能夠在現任督導的指導中,承諾投入「兒童諮商領域」。因著接受督導超過十年的時間,也開始能清晰的辨別,於我而言那些是有益處的或無效的督導關係與協助策略,是以希望能談談我眼中的「好好督導」。
從大學到研究所實習,從學生成為諮商心理師,「找督導」一直是我在諮商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持及資源。經歷幾任督導的陪伴與引導,並在目前遇到了在專業上支撐我前進,同時敦促我學習的督導,真的難能可貴。回頭想來,我認為是每一段督導的經驗,豐富了我對專業發展的想像及目標,才能夠在現任督導的指導中,承諾投入「兒童諮商領域」。因著接受督導超過十年的時間,也開始能清晰的辨別,於我而言那些是有益處的或無效的督導關係與協助策略,是以希望能談談我眼中的「好好督導」。
您好,我是有幸得到您的遺產「好好督導基金獎助金」113年度獲獎人之一,謝謝您的這份祝福,讓我在成為助人者的路上,可以有這樣的善意幫忙。在這封信的一開始真的好想要謝謝您,讓我可以在不用太擔心經濟的狀況下尋求督導。我一直謹記著以前碩班一位很資深的心理師老師說:「心理師有兩大支柱,一個是持續進行個人整理之心理諮商與治療、另一個就是專業督導。」因此從碩一開始,我就接受自費諮商至今,而我也從碩二開始有兼職實習、碩三全職實習,到現在當執業心理師,也都還是有穩定督導著。
身為一名心理師,我時常在諮商室裡與個案共同穿越一段段生命的風景。然而,也有一些時候,我會在某些晤談之後感到困惑,不確定自己是否在對的方向上。這時,督導就像一位溫柔卻不失敏銳的導航者,帶我看見我沒有發現的路。
首先,十分感謝好好督導基金會給予我這個難得的機會,能在執業生活中為自己闢出一方思考的空間。回顧自身從實習到工作的歷程,這些在夾縫中求生存的思考時間對我而言是重要的——在零碎的時刻中努力抓住重要的理解,為自己工作中的工具與勇氣鋪陳基礎。
如果要寫下一些分享的心得,我希望文字是很真實的,沒有太多概念包裝過的。這對我來說這是一個練習,是一個直面自己內心感受的練習。這也是貫串這半年督導後,我覺得最重要的事情,另外一個最重要的事情則是耐心,對自己的耐心。而我對待自己的態度,將會延伸到我對待我身邊的人、以及我的個案,更廣泛一點來說,是我和世界的關係。
取得心理師執照後,我一方面投入個案工作,另一方面也開始接觸「督導」這個角色。最初,這只是工作安排的一部分,然而在帶領實習心理師的過程中,我逐漸發現:這不僅是一份責任,更是我熱情所在。
我想要分享某一次的個督經驗,先前情提要: 我現在的督導是我在網路上搜尋到的,想要對於內在家庭系統取向(IFS)有更多的學習而找到這位督導,因此我們的個督都是經由視訊,他在美國,而我在台灣。
督導對實習心理師與新手心理師的重要性,並不是只是專業能力的提升而已,更重要的是陪伴如幼苗般稚嫩的心理師長大、逐漸茁壯的澆灌歷程。
「跟上就好,這任務沒想像中容易,也是治療的第一步。」實習期間的第一次接案前,督導只丟下這一句,然後,除了姓名年齡性別,不給我任何病歷資料,就要我毫無預設地和來談見面。一直到正式執業幾年的現在,督導總會跟我核對,究竟有沒有好好跟上我的受督個案?
您可以在此自訂您的 cookie 偏好。啟用或關閉以下這些類別,並儲存您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