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部落格

臨床心理師的養成,必須完成論文、一年的臨床實習訓練及格,取得碩士學位後,再經由國家考試高考取得心理師執照,才能執業。

人類天生就愛說故事也愛聽故事,小時候從三隻小豬的故事裡,讓人們理解到凡事努力不馬虎的重要寓意。長大看著哈利波特,從小說的隱喻中理解到,原來人們最大的心魔就是自己。不論什麼樣的故事,總是能透過隱喻的力量來帶領我們獲得更多的經驗,讓聽的人與說的人彼此連結,甚至凸顯了那些發生在對方身上的經驗感受。

去年,有幸通過《好好督導基金》的申請,想著也是該用自己熟悉的文字記錄下受督的收穫及感受,給未來的自己留下一點能夠回憶的軌跡;但一忙,從新年、農曆年拖到了三月,而不知怎地,過往的自己好像都在三月份時寫些話給自己,隨著臉書動態回顧的跳出,似乎又再提醒著我該撥點時間、靜下心,好好坐下來面對這一年的自己。

我前陣子結了一個覺得挺有成果的案,但我覺得有些關鍵處沒弄懂,始終不知道為什麼順利。

跟同儕們交流時,有時會談到心理治療的頻率這個主題,多久一次最適當,單週改隔週行不行,久久才談一次會怎樣。我們會在治療跟治療之間的空擋或是特定約好的討論時間裡,討論我們跟個案的治療頻率背後可能的意義。

「好好督導基金」,是用蔡馥好臨床心理師的遺產成立的督導基金。曾在治療工作結束的一天,與馥好聊天時,談到那一天的挫折,覺得自己的反應可以更即時、介入可以更豐富,覺得自己還是不夠好。此時,馥好說「可是我感覺到你的專注,專注做事的感覺挺好的」。身為心理師,我們可能有尚未看見的視角,也可能受困於個人議題。

在與個案講解諮商同意書時,有一條會與督導有關,主要是讓個案知道與他們工作的心理師會接受督導,而督導制度的存在則是為了讓諮商有更好的品質與提升個案的最大利益,所以要求心理師需定期接受督導,討論諮商過程與技術,但也因此可能會提到諮商過程中的內容,會需要獲得個案的同意。

免費建立您的網站! 此網站是在 Webnode 上建立的。今天開始免費建立您的個人網站 立即開始